- 殷姿;祝常青;孟盼盼;李巧琴;李凯;
目的:系统分析双硫死亡(disulfidptosis)相关长链非编码RNA(DRLs)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中的预后价值及免疫调控机制。方法:整合TCGA和GTEx数据库的511例HNSCC组织及44例正常组织数据,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R|>0.4,P<0.001)筛选DRLs,结合单变量COX回归(P<0.05)和LASSO-COX回归(10折交叉验证)构建预后模型。采用Kaplan-Meier、ROC曲线(1/3/5年AUC)及PCA评估模型效能;通过ssGSEA、ESTIMATE和TIDE分析免疫微环境;RT-PCR验证DRLs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包含6个DRLs(AC083967.1、AC106820.5等)的预后模型(3年AUC=0.716)。高风险组免疫评分降低(P<0.05),TIDE评分升高(P<0.05),提示免疫逃逸倾向。功能富集显示DRLs调控抗原呈递和Nod样受体通路(FDR<0.05)。实验验证6个DRLs在HNSCC细胞系中差异表达(与HOK相比,P<0.05)。结论:DRLs可作为HNSCC预后标志物,并潜在调控免疫微环境,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新靶点。
2025年05期 v.44 54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双;王宣人;何琼;陈丹;谢双;姚玲玲;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对射血分数轻度减低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肺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80例HFmr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化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40):进行标准化的药物治疗;试验组(n=40):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36 d体外反搏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随访6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D)、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⑴两组的年龄、性别、心功能等基线资料相似(均为P>0.05)。⑵试验组完成36 d体外反搏治疗,随访6月,未出现不良事件,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患者每搏输出量(SV)、心肌收缩力指数(CTI)、左心做功指数(LCWi)、射血分数(EF)、6MWD、最大运动负荷、最大摄氧量(VO_2max)、峰值运动耐力(METpeak)较治疗前增加(P<0.05),MLHF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EECP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改善HFmrE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44 550-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钧涛;武泽军;赵君爽;张吉英;李安荣;周一;徐靖松;王辉;吕艳霞;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多点架桥法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综合征所致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19年1月至2024年7月,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基底延长扩张综合征所致三叉神经痛患者21例。其中18例患者接受显微镜下多点架桥法责任血管移位的微血管减压术;3例患者采用显微镜下三叉神经局部垫开法治疗。分析术中操作情况、术后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采用显微镜下多点架桥法的微血管减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有效率为100%。术后疼痛缓解率达100%。随访12至7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复发,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并发症包括1例听力下降、1例咀嚼肌无力合并面部麻木、1例面瘫后恢复,无严重脑干缺血等并发症发生。三叉神经局部垫开法手术有效率为100%,延迟愈合1例,且该患者1年左右复发。结论:显微镜下多点架桥法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综合征所致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能够有效抬高责任血管,减轻三叉神经受压,术中视野清晰,操作安全可控。该技术有助于实现三叉神经全程充分减压、临床治愈、防止术后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实用的技术。
2025年05期 v.44 556-560+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瑾;廖淑霞;王宇洁;胡丽娜;
目的:开发临床特征联合超声影像组学评估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结节性质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能。方法:我院2021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100例BI-RADS 4类乳腺结节患者,按照7∶3比例分别纳入建立集、验证集。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建立集70例77枚结节分别纳入良性组、恶性组,对比2组临床资料并采集2组结节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乳腺结节性质的相关因素。基于影响乳腺结节性质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效能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临床获益分析采用临床决策曲线(DCA)。结果:建立集70例患者共检出结节77枚,其中35枚结节为良性、42枚结节判定为恶性。共提取超声影像组学特征15个,其中直方图特征1个、纹理特征2个、小波特征13个。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以乳腺结节性质为因变量,年龄≥60岁、乳腺癌家族史、病灶直径20~30 mm、边界不清晰、血流分级3级、Radscore≥1分为恶性乳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初潮年龄<13岁为保护性因素(P<0.05)。ROC曲线示,建立集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验证集为0.835;Kolmogorov-Smimov拟合优度检验结果示模型校准度良好(χ~2=4.268,R~2=0.917,P>0.05)。DCA分析结果显示,在5%~92%阈值范围内,建立集、验证集决策曲线均优于全部干预和全部不干预。结论:临床特征联合超声影像组学能够为BI-RADS 4类乳腺结节性质评估提供可靠参考。
2025年05期 v.44 561-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玉凡;韦桂英;李鑫;黄娇龙;段鹏;周宇涵;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缺乏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患者外周血CD19~+细胞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16例RSA (流产≥2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25-(OH)D是否缺乏分为观察组(n=73)和对照组(n=43),分析两组免疫学指标及血栓指标水平,对比两组妊娠结局;根据再次妊娠结局分为分娩组(n=64)和流产组(n=21),比较两组CD19~+、CD3~-CD56~+、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RSA患者维生素D缺乏及再次妊娠发生流产的影响因素,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D19~+对RSA患者再次妊娠发生流产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CD19~+、CD3~-CD56~+水平明显升高,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明显降低,再次妊娠出现流产的人数更多,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流产组相比,流产组CD19~+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19~+高表达不仅是RSA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43(1.025~1.274)],也是再次妊娠出现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61(1.020~1.322)]。ROC曲线显示:CD19~+水平预测RSA患者再次妊娠出现流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0。结论:低水平维生素D可能通过调节CD19~+细胞的增殖影响自身免疫功能,进而导致RSA患者再次妊娠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及时监测维生素D及CD19~+水平变化并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2025年05期 v.44 568-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青松;林毅;丁旭东;刘云祥;朱晓俊;
目的:探讨神经康复机械手强化训练联合经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的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taVNS组、康复机械手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三个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taVNS组和康复机械手组分别在常规康复治疗后增加taVNS和神经康复机械手治疗,联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后同时增加taVNS和神经康复机械手治疗,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测量并计算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的皮质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评定;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神经康复机械手与taVNS治疗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改善,FMA-UE、ADL评分提高,MEP皮质潜伏期和CMCT缩短,SAS、SDS、NIHSS评分降低,负性情绪明显改善(P<0.05);且二者联合应用治疗后上述指标评分明显优于taVNS组及康复机械手组(P<0.05),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VNS和神经康复机械手均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上肢的肌力,提高手的灵活度和上肢运动功能;且二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2025年05期 v.44 574-579+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雪千;王雯瑾;张楠辉;陈文慧;魏丽;
目的:探讨影响IgA肾病(IgAN)患者新月体病变分级评分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及随访数据。根据IgAN牛津病理分型标准分为无新月体组(C0组)和新月体组(C1~2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gAN中新月体分级评分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两组肾脏累积存活率的差异。结果:共118例患者入选该研究,C0组80例,C1~2组38例。两组比较,⑴临床特征:C1~2组白蛋白、eGFR、补体C3水平均较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红细胞数、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高(均P<0.05)。⑵病理特征:C1~2组肾脏病理组织改变M1、E1、S1、T1~2的比例以及肾脏病理得分总分均较C0组高(均P<0.05),系膜区补体C3沉积强度更显著(P<0.05)。⑶影响新月体分级评分的相关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GFR、补体C3、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定量、系膜区C3沉积是新月体分级评分的相关影响因素(均P<0.05);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补体C3水平、系膜区C3沉积强度及胆固醇水平是IgAN患者新月体分级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⑷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1~2组和C0组患者肾脏累积存活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IgAN伴有新月体病变的患者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更为严重,肾脏存活率更低;补体C3水平下降、系膜区C3沉积强度及高胆固醇血症是影响IgAN患者新月体病变分级的独立因素,应及早靶向干预以增加临床获益。
2025年05期 v.44 580-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鹂;王珊;黄良永;
目的:修订和提高三七土元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增加薄层色谱法对三七土元胶囊中的中药材土鳖虫进行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七土元胶囊中三七的主要成分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图中土鳖虫的特征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图相同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高效液相色谱图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3种成分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三七皂苷R_1 Y=0.0393X+0.1352(22.2~710.0μg/mL,r~2=0.9997),人参皂苷Rg_1 Y=0.0536X+0.7605(56.1~1795.0μg/mL,r~2=0.9995),人参皂苷Rb_1 Y=0.029X+0.2486(52.8~1689.0μg/mL,r~2=0.9997);3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86%(RSD=0.50%)、98.20%(RSD=2.20%)、98.38%(RSD=2.11%)。结论:实验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为提高三七土元胶囊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2025年05期 v.44 586-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文强;欧阳骏峰;付焱;李恒;孙敏;
目的:探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加固缝合和放置肛管对吻合口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器械吻合后的处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n=129):加固缝合和放置肛管组;对照组(n=123):单纯器械吻合组。运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以1∶1的比例进行匹配后,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吻合口并发症进行比较,评估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加固缝合和放置肛管的方法对吻合口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运用PSM前患者年龄和肿瘤距肛门的距离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年龄总体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肿瘤距肛门更远。运用PSM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的总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住院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吻合口漏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倒刺线加固缝合吻合口和放置肛管引流可显著减少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
2025年05期 v.44 591-595+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昌明;柯进;李光涛;杨鹏;
目的:探究经椎弓根简化截骨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手术治疗的21例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患者经椎弓根简化截骨矫形治疗并获得完整回访的临床资料,记录对比分析手术前后VAS评分及JOA评分、ASIA分级、局部后凸Cobb角、LLA、SVA检查结果变化等方面的结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及ASIA分级、局部后凸Cobb角、LLA及S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简化截骨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矫形效果满意,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腰椎功能,缓解腰背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05期 v.44 596-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荟;李声华;
目的:探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术中中心静脉血气值(central venous blood gas, cVBG)与动脉血气值(arterial blood gas, ABG)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武汉市中心医院接受全麻机械通气的58例患者术中同时采集的cVBG、ABG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种血样标本pH、PCO_2、标准碱剩余(SBE)、乳酸(Lac)间的相关性,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方法分析两种血样标本之间的一致性,同时根据调整后cVBG pH、PCO_2分析其与ABG的一致性是否得到提高。结果:cVBG和ABG的pH、PCO_2、SBE、Lac间显著相关,cVBG与ABG间的ICC分析结果:pH(0.695,95%CI:-0.044~0.916)、PCO_2(0.614,95%CI:-0.081~0.873)、SBE(0.891,95%CI:0.822~0.934)、Lac(0.865,95%CI:0.513~0.945);Bland-Altman图表明除Lac外,各参数之间的95%LOA在临床上是不可接受的。调整后cVBG pH、PCO_2的ICC分析结果表明pH(0.956,95%CI:0.927~0.974)、PCO_2(0.857,95%CI:0.706~0.924)一致性优,均较调整前提高,Bland-Altman图表明ABG和调整后cVBG间pH、PCO_2均达到临床可接受度。结论:接受全麻手术机械通气的患者术中cVBG和ABG间Lac具有临床可接受的一致性,pH、PCO_2、SBE不具有临床可接受的一致性。调整后cVBG与ABG间pH、PCO_2均达到临床可接受度。
2025年05期 v.44 602-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娟;黄宽明;孙强;章文斌;张相华;
<正>Holmes震颤(Holmes tremor,HT)又称中脑性震颤、红核性震颤,是临床少见却独特的震颤,是中脑红核区病变引起的对侧肢体静止性、意向性、姿势性震颤。其最常见病因为血管性病变,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其他原因包括脑外伤、脱髓鞘疾病、脑肿瘤、艾滋病等。HT治疗困难,疗效不确切,现报道1例脑干出血后HT行丘脑腹中间核(ventra lintermediatnucleus,Vim)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病例,并查阅相关文献复习。
2025年05期 v.44 614-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妮;辛天芳;任芳玲;方洁;黄亚雄;
<正>碰撞瘤指发生于同一器官同一部位的肿瘤,组织学特征包括了两种或两种以上肿瘤成分,且相互独立。在食管、胃、结肠、肺、皮肤、甲状腺、乳腺、卵巢和子宫等多种器官中均有碰撞肿瘤的报道~([1])。子宫碰撞瘤根据病理学成分的多样性可以分为子宫体碰撞瘤、子宫颈碰撞瘤、子宫体与子宫颈碰撞瘤。该疾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最终诊断需要术后的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临床子宫碰撞瘤较罕见,现报道1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子宫内膜样腺癌碰撞瘤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指导临床决策,提高患者预后。
2025年05期 v.44 616-620+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龙祥;李亢;潘冬;屈勇;杨奇;朱辉月;
<正>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 AF)是临床少见的交界性间叶源软组织肿瘤病变,属于交界性肿瘤,起源于间皮下纤维结缔组织的梭形细胞,瘤体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紧密结合,难以根治性切除,具有局部侵袭性、易复发性,临床发病率较低,常发生在25~45岁成人,少数发生于婴儿及儿童,好发于组织浆膜层,多见于胸膜,病变发生于髂腰肌患者实属罕见~([1])。
2025年05期 v.44 62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菀渲;汪莎莎;张仕超;
<正>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心脏内膜及血管内皮的感染,可累及多个系统,可同时存在菌血症、心脏瓣膜炎症及损害、免疫反应及血管栓塞,可出现骨髓炎、脑膜炎、肺炎等并发症,也可有呼吸窘迫、心脏杂音、低血压等,主要血管(肺、脑、肾、肠系膜、脾动脉等)栓塞是IE的重要合并症,会引发相关部位的缺血、出血(如胸痛、偏瘫、血尿)和腹痛等临床表现,本例患儿为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1])术后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佛氏窦瘤破裂及脑出血的复杂病例,最终预后不良,本文梳理诊疗经过以期为诊治该类患者提供经验。
2025年05期 v.44 624-626+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玉潇;艾志兵;彭晓琴;陈俊;方晓霞;
<正>自发性低颅压(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综合征是指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低于60 mmH2O,排除外伤、手术、腰椎穿刺、感染、脱水等继发性病因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该病通常被认为是预后良好且自限性疾病,但Perez-Vega C等~([1])研究显示,37%的SIH患者可出现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thrombosis,CVT)和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SDH)等严重并发症。SIH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且临床上无相应的指南,误诊率较高。本文报道1例以颈痛起病,且颈痛与体位变化无关,伴发癫痫发作及意识障碍,最终确诊为SIH并发CVT及SDH的病例。
2025年05期 v.44 627-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