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论著

  • 无酶数字化免疫分析方法的构建及其在p24蛋白检测中的应用

    马文慧;袁伟;田松柏;

    目的:构建无酶数字化免疫分析方法,实现p24蛋白的检测。方法:采用两种微球构建数字化免疫分析方法:粒径较大的聚苯乙烯微球修饰抗体捕获目标物,作为数字化分析的载体;粒径较小的磁珠修饰核酸,并嵌入荧光染料使其具有荧光信号,作为数字化分析的信号点。结果:使用无酶数字化免疫分析方法实现了p24蛋白的超灵敏检测,检测的最低浓度可至1 fg/mL。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无酶数字化免疫分析方法可实现p24蛋白的超灵敏检测,为艾滋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监测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2025年02期 v.44 119-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EMP1与α-SM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微环境和预后的影响

    王琪;杨楠;陈静;田林;李凯;苏占海;杨建业;

    目的:探讨上皮膜蛋白1(EMP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激素敏感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IHC)、实时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EMP1和α-SMA的表达水平。建立MCF7细胞与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的共培养模型,模拟肿瘤微环境,用Western Blot和Transwell等技术评估CAF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评估EMP1和α-SMA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和RT-PCR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α-SMA的表达显著上调,而EMP1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Western Blot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CAF共培养体系显著增强了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生存分析显示,α-SMA高表达和EMP1低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R=0.5,P<0.05)。结论:EMP1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高侵袭性和较差预后密切相关,而α-SMA的高表达则促进了CAF的活化和肿瘤进展。EMP1与α-SMA的相互作用在乳腺癌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联合靶向这两种蛋白可能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2025年02期 v.44 126-131+14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槲皮素通过激活Nrf2/GPX4信号通路抑制H2O2诱导的L-O2细胞铁死亡

    张宗丽;席世兵;罗一帆;李涛;陈森;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 Que)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类肝实质细胞(L-O2细胞)铁死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通过H_2O_2诱导构建L-O2细胞铁死亡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H_2O_2处理组、不同浓度Que处理组以及铁死亡抑制剂Fer-1组。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亚铁离子和ROS含量,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HO-1、NQO1和GPX4蛋白的表达。使用Nrf2抑制剂ML385抑制Nrf2表达,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RT-qPCR检测ACSL4和PTGS2 mRNA水平,显微镜下观察ML385对Que改善H_2O_2诱导所致细胞损伤(存活率降低、细胞形态和数量异常,以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影响。利用siRNA沉默Nrf2,RT-qPCR评估沉默Nrf2对铁死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对Que抑制H_2O_2诱导的铁死亡的影响。结果:Que显著减轻了H_2O_2诱导的L-O2细胞存活率下降、亚铁离子及ROS含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Western blot分析显示,Que能够显著逆转H_2O_2处理导致的L-O2细胞中Nrf2、HO-1、NQO1和GPX4蛋白表达下调的趋势。ML385显著抑制Nrf2的蛋白和mRNA水平,同时使PTGS2的mRNA水平显著上升,还逆转了Que对细胞存活率、形态和数量的改善作用,以及对线粒体膜电位的恢复作用。沉默L-O2细胞中的Nrf2后,ACSL4和PTGS2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Que可显著抑制H_2O_2刺激下ACSL4和PTGS2 mRNA水平的升高,沉默Nrf2后,这一抑制作用被显著逆转。结论:Que通过激活Nrf2/GPX4信号通路显著抑制H_2O_2诱导的L-O2细胞铁死亡。

    2025年02期 v.44 13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忧遁草提取物对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探究

    孟林红;曾雨竹;冯植琳;吴一凡;殷杰;丁文文;屈小芹;

    目的:探究忧遁草提取物对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lly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忧遁草低剂量组(500 mg/kg)、忧遁草高剂量组(1 g/kg),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后每天灌胃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或忧遁草提取物1次。连续给药2周后检测小鼠血清,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分析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经过12周高脂饲料喂养后,油红O染色显示肝脏组织中大量脂质沉积,血清中ALT、AST、TG、TC、MPO及肝脏组织中LDL-C、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HDL-C及血清中SOD水平显著下降(P<0.05)。经过忧遁草提取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忧遁草组小鼠肝脏脂质沉着明显减轻,AST、ALT、TG、TC、LDL-C、MPO和MDA均显著降低(P<0.05),HDL-C和SOD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忧遁草提取物对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2025年02期 v.44 139-143+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膝降动脉嵌合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沙俊峰;姚忠军;秦夏冰;文科;

    目的:探索膝降动脉穿支的解剖学特点,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显微解剖:在20侧成人下肢标本的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在显微放大镜下解剖并观测:⑴膝降动脉及其分支(隐支、骨关节支)的起源、止点、分布及分支;⑵膝降动脉及其分支(隐支、骨关节支)的管径大小、长度及变异程度;⑶穿支与周围血管间吻合关系。结果:20侧下肢膝降动脉均存在,均起自于股动脉,在距收肌结节上方约(10.3±1.1)cm处发出,其起始段的外径大约为(1.9±0.2)mm,动脉主干长度约(1.6±0.9)cm,其中19侧膝降动脉向下走行分成两支,一支为骨关节支,另一支为隐动脉,仅有1侧膝降动脉存在变异,膝降动脉起源于股动脉后直接延续为骨关节支,与隐动脉不共干,隐动脉支直接起源于股动脉;20侧下肢均可见隐动脉,在距收肌结节约(8.7±1.0)cm处发出,起始部分平均直径为(1.3±0.2)mm,从隐动脉发出的分支供应膝关节内上侧、小腿内上方皮肤及缝匠肌;20侧下肢均可见骨关节支,在距收肌结节约(8.9±1.0)cm处发出,平均直径为(1.2±0.2)mm,沿途发出肌支供应股内侧肌、皮支供应膝关节内侧皮肤、骨膜支供应股内上髁上方的骨和软骨。结论:基于膝降动脉及其分支可以切取带有皮瓣、骨瓣、肌瓣、筋膜瓣等组织的嵌合穿支皮瓣的特点,从而可以实现复合组织缺损的立体修复。

    2025年02期 v.44 144-148+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T2DM患者外周血中NHR、LHR、MHR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价值

    申小雪;李雪锋;汪晓芬;蔡俊玮;王欣洋;龚丽;

    目的:评估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eutrophil-to-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 NHR)、淋巴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ymphocyte-to-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 LH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ratio, MHR)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86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154例):UACR<30 mg/g、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KD组232例):30 mg/g≤UACR≤300 mg/g;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110例为正常对照组(NC组)。比较各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NHR、LHR、MHR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结果:EDKD组的NHR高于NC组和SDM组,EDKD组LHR高于NC组,MHR在NC组、SDM组、EDKD组依次递增,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NHR、MHR与UACR均呈正相关(P<0.05),LHR与UACR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HR、MHR是早期DKD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HR、MHR及NHR、MHR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5、0.654、0.764,敏感度分别为0.668、0.638、0.849,特异度分别为0.688、0.597、0.526;二者联合检测敏感度高于单独检测。结论:NHR、MHR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NHR、MHR水平越高,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越高。

    2025年02期 v.44 149-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耳科电钻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徐莲;戴润芝;李堂;陈正红;王丽欣;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耳科电钻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我院105例SNIP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5),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观察组使用低温等离子联合耳科电钻行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鼻腔渗血时间、术腔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及SNOT-22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并随访术后3年内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鼻腔渗血时间、术腔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术后VAS评分及SNOT-22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至术后3年,观察组术后3年总复发率(3.6%)低于对照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耳科电钻治疗SNIP能使手术相关指标得到优化,提高手术疗效,并且能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复发率。

    2025年02期 v.44 156-159+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终末期肾病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吴思源;王勇;刘广志;赵宗海;曹江慧;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功能连接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共纳入62例ESRD患者(ESRD组)及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6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评估所有受试者认知功能并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通过图像预处理和组空间独立成分分析,分离并比较两组DMN脑区的功能连接差异。对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进一步分析其功能连接值与ESRD患者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ESRD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和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 SDM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完成连线测试A(trail making test A,TMT-A)和连线测试B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与对照组相比,ESRD组双侧内侧额上回、左侧后扣带回等脑区的功能连接显著减弱(P<0.05)。ESRD患者左侧内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与TMT-A耗时呈负相关;并且左侧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值与MoCA和SDMT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ESRD患者DMN功能连接受损并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2025年02期 v.44 160-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八段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赵黎;阮华玲;张韬;易进科;吴攀;刘少邦;陈华茜;

    目的:探究八段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80例MHD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八段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心脏超声指标(LVDD、IVSTD、LVPWTD、CO、LVEF、SV),运动耐量(6MWT),生活质量指标(RPFS、PSQI、SAS、SDS、LHFQ);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LVDD、IVSTD、LVPWTD、SAS、SDS、LHFQ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CO、SV、6MWT较治疗前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RPFS、PSQI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无改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MHD伴CHF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脏功能,改善疲乏及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抑郁,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2025年02期 v.44 167-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五种营养支持对胃癌放化疗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网络荟萃分析

    向玮;陈龙;张丽;龚淑贤;

    目的:本研究采用网络荟萃分析,以评估胃癌放化疗患者不同营养支持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医疗指南提供证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和万方文献数据库中,截至2024年5月的数据。采用平均差及其95%可信区间来评估一系列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住院天数、总蛋白、CD4~+和CD8~+在内的临床结局。组间二分类结局指标(感染、并发症)的比较采用几率比及其95%可信区间进行估算。采用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CRA)描述每种治疗方法在不同结果下的排名概率。结果:共检索到480篇相关文献,纳入12项研究。肠道免疫营养在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感染方面表现较佳,其SUCRA值分别为0.695、0.909、0.747、0.844;全肠外营养的SUCRA值在住院天数(0.974)、总蛋白(0.852)和CD8~+(0.799)较高。早期肠内营养的SUCRA值在CD4~+(0.836)和并发症(0.835)方面排名较高。结论:肠道免疫营养可能是胃癌患者改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感染的最佳营养支持,而早期肠内营养在CD4~+和并发症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025年02期 v.44 172-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技术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产后贫血的作用机制

    段娜;张安东;王婷婷;刘楠楠;郭冲;周立志;

    目的:通过整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分子动力模拟技术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产后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等数据库筛选当归补血汤药物活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数据库搜索产后贫血靶点,将二者取交集靶点,获得治疗产后血虚作用靶点,利用软件Cytoscape 3.10.1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疾病复杂网络图,采用AutoDock 1.5.6进行分子对接。将分子对接结合能较好的靶点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当归补血汤中beta-sitosterol等多种成分可能作用于IL6等靶点发挥治疗作用。顶部对接的化合物与每个蛋白质的合理结合模式中,关键活性成分Jaranol与关键靶点EGFR,Stigmasterol与MMP9,isorhamnetin与JAK2等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关键化合物与核心基因靶点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的稳定,至少形成了1~2个氢键。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发现当归补血汤中3,9-di-O-methylnissol等多种成分可能作用于IL6等靶点,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产后贫血的作用。

    2025年02期 v.44 180-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下载次数:17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AHM赋权联合TOPSIS法评价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朱辉;何月新;魏娟;闫益芬;

    目的:评价某院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指南共识建立热毒宁注射液合理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采用属性层次分析法(AHM)计算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并运用TOPSIS法计算各病历医嘱与完全合理医嘱的距离,计算合理医嘱的比例,以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259份病历中合理病历占44.02%(114例),基本合理病历占25.1%(65例),不合理病历占30.88%(80例)。结论:AHM赋权联合TOPSIS法对热毒宁注射液进行合理性评价是合理可行的,某院热毒宁注射液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应加强干预,促进其合理应用。

    2025年02期 v.44 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MMC管理对不同治疗方案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许婧;傅瑜;马慧芳;王忠超;佟媛媛;朱东;赵丹丹;张晓莉;卞春芳;马富兵;

    目的:对比MMC规范化管理下不同诊疗方案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缓解率。方法: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在其住院期间完善HBAC1、血压、BMI、基础血糖等检查。出院后依据降糖方案,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强化治疗组,之后采取MMC标准化诊疗模式,并于治疗后3月、6月在MMC定期随访,记录BMI、HBAC1、血糖及血压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初诊时血糖相比,3个月和6个月后复查血糖水平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且强化治疗组血糖下降趋势好于常规治疗组;与初诊时BMI相比,3个月后和6个月后复查的BMI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且强化治疗组BMI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常规治疗组患者缓解率为16%,显著低于强化治疗组的36%(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MMC管理可以有效实现患者自我管理,并且对患者进行MMC管理下强化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2025年02期 v.44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经验交流

  • 改良两针法回肠袢式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叶琛;魏振华;刘杲;

    <正>近年来,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手术治疗仍为主要选择~([1])。随着切除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运用,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成功率显著提高。然而对于低位直肠癌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仍然存在,影响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2-3])。为有效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临床上针对具有吻合口瘘高危因素的患者,常采取分期手术,Ⅰ期手术切除肿瘤并建立临时性回肠造口,随后Ⅱ期手术完成造口的还纳与闭合。

    2025年02期 v.44 198-200+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颅内药物涂层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单中心疗效观察

    彭晓琴;张玉;安然;陈俊;艾志兵;

    <正>亚洲人群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ICAS)是目前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占缺血性脑卒中的30%~50%,与脑卒中的高复发率及高病死率有着紧密的联系~([1])。Gao P等~([2])研究揭示,对于那些有症状的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在预防中风或减少病死率方面,与单独使用药物治疗相比,效果相似。

    2025年02期 v.44 20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其他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原因分析及对策

    德庆多吉;

    <正>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临床表征为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体征不典型、病因复杂等,临床表现与其他急腹症极为相似,因而会出现临床误诊情况。笔者回顾性分析某基层县级医院及市级医院误诊病例资料,总结误诊原因,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某基层县级医院及市级医院在2006年1月至2024年12月接诊的750例急腹症患者中9例误诊病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14~56岁,

    2025年02期 v.44 204-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个案报道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毛霉菌感染1例治疗并文献分析

    郑雪娜;余邦伟;方学伟;桂萍;覃骏;

    <正>毛霉菌病(Mucormycosis)是由毛霉目真菌引起的一种机会性感染,主要侵袭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其相关危险因素涵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ematologic malignancy, HM)、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糖尿病及其导致的酮症酸中毒。此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与去铁胺等治疗措施、或存在严重基础疾病者,均为其高危人群。

    2025年02期 v.44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Zinner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都正泓;张大虎;万勇军;张成宇;

    <正>Zinn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先天性临床综合征,发病率约为2.14/10万,其特点为同侧肾发育不全、同侧精囊囊肿、同侧射精管梗阻三联征~([1]),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具有多样性,常误诊,现将收治的1例Zinner综合征病案报道如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3岁,已婚已育,因间断左下腹疼痛1年余入院。体检:生命体征稳定,左下腹疼痛,轻度压痛,无反跳痛,余无特殊。

    2025年02期 v.44 211-213+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1例

    阳帆;江海;王琰;陈胜;徐夏;

    <正>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 NB)是指由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发生损伤而引发的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1])。NB典型的临床症状为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严重时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2])。孙氏手术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经典术式,而国内外文献中鲜有报道关于孙氏手术后并发单纯性神经源性膀胱的病例。

    2025年02期 v.44 214-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宫腔镜术后并发肝脓肿1例

    张雪;柯丽娜;夏美艳;柯尊艳;夏盛芝;梅春美;

    <正>宫腔镜技术是妇科两大内镜技术之一,对宫腔内疾病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宫腔镜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有子宫穿孔、出血、电外科损伤、液体超负荷、宫腔粘连等~([1]),但术后出现肝脓肿实属罕见,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本例患者因子宫内膜增厚行宫腔镜检查及诊断性刮宫术,术后出现持续高热,经影像学检查考虑肝脓肿,行超声引导下肝占位穿刺活检确诊为肝脓肿,行穿刺置管引流等综合治疗后治愈。

    2025年02期 v.44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护理园地

  •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赋能六维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效果与评价

    陈芳;郑萍萍;李龙倜;

    <正>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指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且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是认知正常和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1]),且随着时间推移,约20%的MCI患者会进一步发展为痴呆~([2])。研究显示,我国近十年老年人MCI患病率高达19%,其发展轨迹高度可变~([3]),有27.57%的MCI患者可逆转为认知正常状态~([4]),因此该阶段被认为是预防痴呆的关键阶段。

    2025年02期 v.44 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口服碳水化合物对无痛肠镜检查患者术后疲劳的影响

    张晓清;张秀霞;

    <正>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前列~([1]),其确诊时多已属中晚期,疗效不佳,所以早诊早治至关重要~([2])。结肠镜检查能有效识别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被广泛用于肠道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3])。普通结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的操作,检查过程中对肠道的刺激易引起肠痉挛、腹痛腹胀等不适~([4])。随着患者对舒适诊疗的需求,越来越多人选择在麻醉下行肠镜检查,既可以减轻检查过程中的腹痛腹胀,又可缓解面对检查时的焦虑恐惧~([5])。

    2025年02期 v.44 226-229+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献综述

  • SIRT2参与的生物学通路及其在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的进展

    任自敬;周佩洋;

    <正>SIRT2是一种仅依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的去乙酰化酶,能够从底物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上移除酰基。在哺乳动物中,Sirtuin蛋白家族涵盖了7个成员(即SIRT1~7),分别拥有不同的酶活性和调控机制,但仅SIRT1、SIRT2、SIRT3及SIRT5具备去乙酰化的功能,并在亚细胞定位上存在差异。SIRT2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但在特定情况下有能力穿越至细胞核。

    2025年02期 v.44 230-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大脑类淋巴系统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博;沈伟;王喜丰;侯博通;王岚;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导致老年人痴呆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过程较为隐匿,病情进展缓慢且持续加重。患者往往会出现记忆减退、认知功能受损以及精神行为异常等表现,这些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2023年全球AD及相关痴呆患者约5500万,预计到2050年将达1.39亿;其中,AD占比达 60%~70%~([1])。

    2025年02期 v.44 235-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刘娱溶;夏凌云;

    <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最早于1991年报道,是一种基于组织光学特性差异提供生物结构横切面图像的无创诊断技术~([1])。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目前OCT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口腔医学领域,自从Colston BW等[2]利用OCT首次获得了口腔软硬组织的离体和体内图像后,OCT凭借其无创、无辐射、深度分辨成像、快速获取数据和观察软硬组织的能力等优点,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技术在口腔疾病诊断中流行。

    2025年02期 v.44 241-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微创技术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进展

    殷小佳;周卫兵;肖玥;

    <正>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而我国牙周病患病率处于高位~([1])。部分重度牙周炎患者经过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仍效果不佳,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牙周手术的主要目的包括局部清创、消除牙周袋、改善解剖结构环境,以及牙周软硬组织增量~([2]),后者的理想目标是牙周缺损组织的再生。

    2025年02期 v.44 248-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作者修稿须知

    本刊编辑部;

    <正>1、稿件上传:请将修改后的稿件通过投稿系统进行上传,确保上传流程无误。2、意见处理:作者应严格依照编辑部给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订。若在执行某些修改意见时确有困难。应在修稿说明中作出详尽且合理的解释。若修改后的稿件未达要求,将被再次退回修改。因修改不合规导致文章刊发延迟,相应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3、终审退稿:修改稿仍需经过终审环节,即便稿件已修回,也存在因终审未通过而被退稿的可能性,请作者知悉。4、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以及联系方式(电话、E-mail)等。

    2025年02期 v.44 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下载本期数据